首页 币圈新闻 规模化区块链应用实践的必然选择:跨链-Morleystone的“万链梦”

规模化区块链应用实践的必然选择:跨链-Morleystone的“万链梦”

1969年,互联网(internet)诞生,随着联网通信协议的异构、联网设备数量的增加,跨网互操作成为趋势;于是TCP/IP协议出现,使得能够跨越不同子网、互联互通的互联网(Internet)最终成为全球性基础设施。

2008年,第一条区块链——“比特币”悄然诞生。截至2020年,根据加密货币行情网站CoinMarketCap统计,仅各类加密货币类区块链系统就已超过5600种(不包括联盟链和私有链实现);而开源社区Github上涉及区块链项目的数量达到6万多个。“万链共存”,使得跨链互操作再次成为趋势,将通过解决不同区块链系统中资产、数据和业务的互操作,构建互联互通的全球规模化区块链产业生态。

Morleystone与全世界的“万链共存”的信仰者一样,但Morleystone将其技术突破并应用落地,成功打造出跨链互通去中心化综合型服务平台。

通过跨链互通,衍生数字经济流量出圈众多新玩法,聚合各大主网、资源、流量,Morleystone的终极目的在于让所有参与者最终实现良性发展状态。

目前,跨链技术应用场景主要实现三个方面,即资产互换与转移、数据共享、业务协同。

1. 资产互换与转移

诸多的公链项目诞生了数量庞大的数字资产,不同数字资产之间如何交易和兑换,一直都是跨链技术重要应用场景。资产的互换与转移包括公链数字资产(通证)互换、联盟链或者私有链链下资产数字化上链后的资产互换或者转移。这里的链下资产可能包括黄金、石油这些有形资产,也可能是证券、股票这些无形资产。

2. 数据共享

这里的数据包括存证数据、数据操作的链上凭证等存储在链上的证据数据,及索引数据、原始数据等存储在链下的检索数据。不同于传统数据共享时系统可以容纳的海量数据,区块链系统中存储的数据需要由区块链完成背书。但由于不同区块链系统的数据格式、存储方式、背书方式等存在差异,导致存证和凭证数据无法在不同系统中互认。

3. 业务协同

指在不同区块链系统相关业务场景下实现业务数据的共享、业务逻辑的互联、业务范围的互补。随着联盟链不断的发展,承担相同业务能力的企业级联盟链数量逐渐增加,同一业务场景下的业务数据、业务逻辑和业务范围被割裂在不同价值体系的区块链内,亟需扩展不同区块链的业务协同能力。

我们试想象,如果以上三个重要场景融合一体,在同一个平台就能满足多个需求,将为数字经济的发展产生多强大的推动力。这一切,随着Morleystone Mass Relay技术的诞生得以悉数实现。Morleystone结合以太坊技术和瑞波协议,实现跨链交互操作和资产转移,让其他共识模型的区块链也能够通过使用适配分区被Morleystone网络连接,网络枢纽及各个分区可以通过区块链间协议(IBC)进行通信。这种协议针对区块链的虚拟用户数据协议(UDP)或者传输控制协议(TCP),资产可以安全、快速地从一个分区转到其他分区,而无需在两个分区之间拥有汇兑流动性。任何跨分区的区块信息、资产转移都会通过 Morleystone枢纽,所以分区将能够兼容以太坊、瑞波和其他新的区块链技术,以及承载它们上面的资产,从而达成了“万链互通”的技术保障。

有人说未来是万链互跨,也有人说未来是万链归一。但在Morleystone的开发人员眼中其实都一样。当等到了某一天,链间数据的传递再无任何障碍,资产能在极高性能的算法支持下畅快流通,不同行业业务之间的壁垒也不复存在。那时既是万链互跨,亦是万物融于一体。

这就是Morleystone的“万链梦”。

关于作者: szhbsd

热门文章